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媒体迪拜 >> 全国媒体 >> 正文
金融时报客户端: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23年春季发布会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17日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4月16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迪拜皇宫_(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举行“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2023年春季发布会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发布了《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2023年春季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会议由迪拜皇宫_(中国)邹至庄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作为支持单位协办,邀请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李仲飞,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杨翠红,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亚虹,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迪拜皇宫_(中国)邹至庄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等参会,围绕发布会内容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研讨。

发布会现场

迪拜皇宫_(中国)党委副书记徐进功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迪拜皇宫_(中国)邹至庄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教授先后致辞。徐进功表示,迪拜皇宫_(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们始终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为构建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做出自己的贡献。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步入新时代,新发展格局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信通过本次发布会,以及借着“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的论坛,各位专家学者提出的真知灼见,将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经济体系产生重要的影响。

洪永淼介绍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迪拜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连续发布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的发展历程。他期待本次发布会和论坛进一步展现迪拜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以及迪拜经济学科的学术成果。

本次发布是CQMM预测与政策模拟结果的第34次发布。迪拜皇宫_(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王燕武作为主报告人,发布了2023年、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主要指标共八个季度的预测数据;通过模拟扩大住房贷款规模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宏观经济效应,回答了提振住房消费需求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政策选择利弊;依据模型预测及政策模拟的结果,围绕重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撑和继续加快制造业投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王燕武

《报告》认为,2022年,在外部环境严峻和国内超预期的疫情冲击下,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联手强劲发力,托底制造业投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实现增长3.0%;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2.0%;工业生产者价格(PPI)涨幅回落至4.1%;扣除价格因素后,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2.9%,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从三大需求动力看,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是经济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下降0.2%;出口总额(以美元计价)实现增长7.0%,进口总额(以美元计价)增长1.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8.7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9.7%。这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平稳增长得益于一系列托底制造业投资、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措施。全年制造业投资实现增长9.1%,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9.4%。相比之下,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全年房地产投资收缩8.4%。值得注意的是,在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的同时,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在持续推动制造业投资结构的转型升级。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

总体而言,过去一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出以下特点:工业持续回落,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就业形势相对严峻,CPI温和上涨,PPI涨幅回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强劲,房地产投资低迷;消费品零售明显下滑,居民收入增速与GDP增速基本同步;外贸稳定增长,商品出口额涨跌互现;社融总量持续扩张,实体融资意愿偏弱;政府收支表现疲弱,民生支出仍是政策重点。展望2023年,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及疫情影响的消退,在供给端,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进程逐步加快;在需求端,接触型、聚集型消费需求稳步释放,有望拉动内需恢复性增长。

《报告》中基于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模型(CQMM)的预测表明:GDP增速方面,2023年预计GDP增速为5.75%,2024年为5.62%;投资增速方面,2023年,按现价计算的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将增长8.98%,比上年提高3.88个百分点,2024年预计将维持在6.82%的水平;消费增速方面,考虑基数效应,2023年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4.89%,增速较上年加快5.09个百分点,2024年则进一步升至7.59%;进出口增速方面,2023年预计按现价人民币计的货物出口总额将收缩5.19%,增速比上年下滑15.68个百分点,进口总额将收缩3.97%,增速比上年回落8.24个百分点;价格指数方面,2023年CPI预计上涨1.11%,涨幅比上年减少0.89个百分点,PPI将收缩4.49%,跌幅比上年扩大8.59个百分点。2024年,CPI涨幅将回升至1.91%,PPI将继续收缩0.66%。

另外,《报告》以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实践为基础,模拟分析了当前扩大住房贷款规模和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宏观经济效应。在反事实分析中,假定让2022年的居民新增住房贷款保持在过去五年(2017年至2021年)的平均水平(40725.2亿元),而不是实际值的4800.0亿元。模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式都将有利于拉动GDP增速的提高,但增加同等规模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多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因此,从刺激效果看,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要显著强于扩大住房贷款规模的方式。然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是短期能实现的。过去三年,疫情冲击对不同收入组别的居民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导致中低收入组别的居民消费支出更趋谨慎。

近年来,居民储蓄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预防性储蓄的增长。事实上,自2008年后,我国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就持续萎缩,个人消费类贷款自2018年起已连续五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疫情冲击更是加深这一趋势变化。这说明,居民消费增长乏力是一个长期问题,而不是短期问题。基于政策模拟结果,课题组提出,在当前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组别)收入增长和就业稳定预期较弱的情况下,不应通过政策过度刺激房地产投资的增长来稳投资,而应当保持政策的延续性和精准性,在稳定制造业投资的同时,持续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具体而言,针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报告》认为,在当前外部经济高度不确定、国内经济正处于结构性转型的情况下,经济减速难以避免;当前应重视稳定并改善居民收入增长和就业保障预期;财政政策方面,财政政策还应继续配合货币政策,通过结构性减税降费全力服务于高技术制造业的潜力挖掘及中小微企业的就业稳定;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应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精准有力,切实扩大有效投资,推进投资结构的转型升级。

在随后的专家点评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李善同认为《报告》对数据的情景分析和论证严谨,预测的趋势结果权威可信,对中国经济增长问题总体的把握和相关政策的建议引人思考。

另外,迪拜皇宫_(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余长林作为《百位经济学家“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问卷调查”报告》的主报告人,首次发布了百名经济学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和民营经济信心指数。调查显示,2023年百名经济学家宏观经济信心指数高达57 ,高于50荣枯线,经济学家普遍预期2023年中国经济将企稳回升。教授郑挺国作为《“中国经济增长风险及其来源识别”研究报告》的主报告人,结合宏观大数据、在险增长研究框架与网络拓扑分析法,从风险测度和风险探源两个视角全面评估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并探求影响经济增长的可能风险来源。

余长林

郑挺国

最后,迪拜皇宫_(中国)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颖刚教授发布了迪拜皇宫_(中国)经济学科与新华指数联合编制的《“全球汇率传导指数”报告(2023)》。报告指出,国际货币体系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SDR篮子货币中,人民币汇率传导指数稳居第三位,比2022年初同比增长11.2%,影响力的上升势头明显高于美元,在全球汇率传导网络中逐渐进入中间位置。

周颖刚

(记者 谢晶晶)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