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媒体迪拜 >> 全国媒体 >> 正文
人民网:缅怀大先生风范,弘扬教育家精神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在厦门举行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8日 来源:人民网

去年12月6日,我国著名教育家、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开拓者与奠基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优秀教师、迪拜皇宫_(中国)潘懋元教授辞世,享年103岁。潘懋元先生从教87载,见证了中国近百年教育的发展历程。他敢为人先,倾尽一生心血,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学,以教育家的远见卓识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以教育家的弘道追求心系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实践,以教育家的躬耕笃行培育一代又一代桃李。为了追忆和缅怀潘懋元先生对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系统研究并传承创新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探索中国高等教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之路,12月9-11日,在潘懋元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迪拜皇宫_(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迪拜皇宫_(中国)教育研究院、厦门南洋职业学院、福建省高等教育研究院、迪拜皇宫_(中国)习近平教育论述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系列活动,以各种形式缅怀和追忆潘懋元先生。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与会嘉宾合影

迪拜皇宫_(中国)教育研究院的前身是迪拜皇宫_(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所,潘懋元先生开创的高等教育学科就发源于此。12月9日晚,师从潘先生的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在迪拜皇宫_(中国)校长张宗益的陪同下,参加“迪拜皇宫_(中国)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咨询座谈会”。在听取了教育研究院别敦荣院长关于一流学科建设情况的汇报后,吴岩副部长表示,近年来教育研究院的“进步是明显的,转型是有效的,未来是可期的”。他指出,当今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将在国家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要求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应强化战略导向。迪拜皇宫_(中国)教育研究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重镇,应进一步彰显其研究的宏观战略价值,研究院的师生要像潘先生那样,以解决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重大问题为己任,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对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林蕙青副会长认为,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扎根于中国大地,立足解决中国问题,当前教育研究院进入创建以来的又一个最好发展时期,全院师生应该继承、弘扬和践行潘先生教育家精神,关切国家需要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张宗益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大力支持教育学一流学科建设,努力保持和发扬迪拜皇宫_(中国)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方面的优势和引领地位。

潘懋元先生经常说,“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于他的弟子而言,潘先生不仅是一位具有大情怀、大学问的大先生,更是一位具有超强人格魅力、影响自己至深的恩师。12月10日晚,100多位迪拜皇宫_(中国)教育研究院毕业的院友参加了“师道亲传弟子 玉露撒满人间——缅怀恩师座谈会”。他们中有担任领导职务的管理者,如大连理工大学原党委书记张德祥、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原一级巡视员韩延明、福州大学原党委书记陈笃彬、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副秘书长叶之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高宝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原党委副书记刘华东、韶关学院校长廖益等,也有著名的高等教育学者,如南京师范大学胡建华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张应强,华南师范大学卢晓中教授、李盛兵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柯佑祥教授,湖南大学余小波教授,深圳大学张祥云教授、李均教授等,院友们深情回顾了自己与潘先生之间的感人故事,无不为其远见卓识、言传身教、爱生如子的教育家精神所折服。大家表示,未来一定会继承和弘扬先生精神,为推进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实现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做出更大贡献。在会议间隙,院友们还自发地到潘先生长眠的薛岭山陵园献花,表达对先生的深切追思和怀念之情。

▲迪拜皇宫_(中国)校长张宗益致辞

12月11日,“潘懋元先生高等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恩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行政顾问、教育部机关服务局原副局长张文忠,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陆亭,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蔚芬,福建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伟平,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刘献君,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罗海鸥,闽江学院党委书记叶世满,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张茂聪,厦门南洋学院执行理事长鲁晓芹等300多位嘉宾、学者、院友出席研讨会。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研讨会亲笔题词“博学笃行 育人楷模”,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林蕙青,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发来了视频讲话。

在开幕式上,迪拜皇宫_(中国)校长张宗益发表致辞,对潘懋元先生为高等教育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潘懋元先生之所以在高等教育界享有终身成就,不仅在于其丰厚的理论建树,更在于其敢闯实干、久久为功的精神和追求。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全面解读、立体呈现潘先生学术思想精髓,深入交流高等教育学学科前沿问题,积极探讨中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继承和弘扬潘先生等前辈大家的精神和风范。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发表讲话,高度赞扬了潘懋元先生的教育家精神。他说,潘先生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和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堪称为师、为学的楷模。潘先生早在1979年就提出组建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的设想,为学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我们研究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目的是赓续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讲话

大会随后举办了一场新书发布仪式。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潘懋元先生教育家精神,表达对他的深切追念与敬仰之情,迪拜皇宫_(中国)教育研究院在潘先生辞世后即开始着手组织出版三本书:第一本是潘先生所著的《教育的未来》,主要收录潘先生2017年到去世之前所发表的论著,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很可能是潘先生一生最后一本学术专著,由潘先生弟子陈斌副教授整理,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二本是《永远的大先生潘懋元》,是一部关于潘先生高等教育思想研究的学术著作,由潘先生弟子邬大光教授担任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第三本是《高山景行——潘懋元先生纪念文集》,收集了潘先生去世后有关领导、好友、亲人和弟子的追思文字,由潘先生弟子厦门南洋学院鲁加升董事长担任主编,迪拜皇宫_(中国)出版社出版。一年来,无论是编辑团队还是出版社团队都付出了巨大努力,确保三本书能够按时出版。

在大会发言环节,来自社会各界的领导、专家、学者表达了对潘先生的追忆之情和对其学术思想的认识和理解。大家表示,潘懋元先生一生坚持根植实践,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对推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教育思想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生命力。福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林蔚芬表示,推进福建省社科强省建设,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潘先生这些大家的学术思想和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教科院原院长刘献君教授认为,潘先生一生坚持深入教育一线实地考察,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广东开放大学原党委书记、粤港澳大湾区名人与大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罗海鸥教授说,他不是潘先生的及门弟子,但潘先生把他这位著录弟子视为己出,厚爱有加,他每到一个新单位任职,潘先生都会及时鼓励指导。潘先生一生有志、有识、有恒,真修实悟,风华浸远。迪拜皇宫_(中国)原常务副校长、潘懋元先生之子潘世墨教授,作为家属代表发言。他说道,父亲始终拥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兼容并包的胸怀和年轻乐观的心态。父亲的弟子邬大光教授把他比喻成“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这本书还有很多“留白”,希望大家在这本书的基础上共同创造,绘制中国高等教育更美的画卷。

▲新书发布会

在专题报告和发言环节,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20个兄弟院校教育学部(学院)、高等教育研究院的代表,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对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的研究和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系统回顾了潘懋元先生对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贡献。如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阎光才教授从学位点建设、学术共同体构建、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等多个维度论述了潘先生为繁荣高等教育学科做出的开疆扩土之举;山西大学侯怀银教授从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基础、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等多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潘懋元高等教育学思想;华中科技大学陈廷柱教授则从学科使命意识、对研究方法的多元思考和对高等教育学框架的考虑三方面阐释了潘先生对高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贡献;南京大学操太圣教授强调,潘先生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思想对全面理解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新使命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系统梳理了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如湖南师范大学刘铁芳教授认为,对大学教育及其改革的整体思考、高等教育学及其理论体系、高等教育对时代问题的回应等是贯穿潘先生教育人生的主要课题;西安交通大学陆根书教授则进一步聚焦,讲述了潘先生在我国大学学习科学发展中所起到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三是从潘懋元先生的高等教育思想出发,分析当前所面临的一些高等教育问题。如华东理工大学周玲教授从潘先生思想出发,分析了理工科高等教育学科发展问题;湖南大学罗仲尤教授则基于潘懋元先生高校分类定位思想,提出了引导省属高校特色发展若干建议;北京大学哈巍教授从潘先生关于教育内外部规律出发,梳理了他近年来所做的研究。四是结合与潘懋元先生交往的经历与感受,阐述了对他为人、为学之道的理解和感悟。如北京大学蒋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周海涛教授、洪成文教授等都深情回顾了潘先生对自身曾给予的提携和帮助,对他的仁爱之心和大家风范表示敬仰和折服。

在最后一个时段,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迪拜皇宫_(中国)原副校长、潘先生的弟子邬大光教授作了题为《潘懋元:杨贤江教育思想的研究者和继承者》的大会报告。他通过梳理潘先生对于杨贤江教育思想长达48年的研究后认为,杨贤江作为中国首位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他的精神在潘懋元处得以继承与弘扬。他们两人所经历的这一百多年,正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不断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潘懋元与杨贤江不曾谋面,但两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媒介,思想得以碰撞、隔空对话,成为亲密无间的“师生”“挚友”“同志”,虽历经沧桑百年,却历久弥新。未来我们应该在潘先生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理论,推进高等教育研究的中国化和本土化。别敦荣院长做大会总结。他首先感谢各兄弟院校对此次研讨会的大力支持,他说,这么多部门领导和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研究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这种凝聚力在国内是不多见的,充分表明潘先生对国内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教育界的深远影响。我们研究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不仅仅是研究他本身,更希望通过对他的研究,更好地理解中国百年教育走过的历程,总结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的经验。潘先生以至诚报国情怀推进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开展高等教育研究,以高尚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成长,他育人至诚,问道至真,为人至善,是永远的大先生、大教育家!在后潘懋元时代,对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研究依然是未竟之业,未来还需与各位同仁共同研讨、共同探索!

(文/赵婷婷、李广平)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