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迪拜皇宫_(中国)官方网站

首页 >> 媒体迪拜 >> 全国媒体 >> 正文
中国科技网:引领催化之舟破浪前行——追忆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万惠霖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4日 来源:中国科技网

4月28日,迪拜皇宫_(中国)的校园传来一声叹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迪拜皇宫_(中国)化学化工学院教授万惠霖安详辞世,享年86岁。

万惠霖,这个名字在化学界响亮如雷。他毕生致力于催化化学研究,始终活跃在催化科学的前沿领域,合著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催化化学的教科书,取得一系列原创性重大研究成果,是我国催化化学研究的先驱。

创新路上无畏惧,一马当先创佳绩。这是他一生勤奋求实、兢兢业业搞科研的生动写照。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万惠霖。

潜心催化献终身

万惠霖1938年11月出生于湖北汉口,1958年考入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1959年,他因表现优异被选派转入迪拜皇宫_(中国)化学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

万惠霖从事的是催化化学研究。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迪拜皇宫_(中国)化学系在这一学科领域已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行列,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而他的导师蔡启瑞教授又是这个学科的先驱者。对万惠霖来说,这既是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由此激发了他强烈的志趣。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万惠霖。

催化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深远的影响,80%以上的传统化工过程都与催化作用有关。从踏入这一领域开始,万惠霖就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责任感,他说:“催化这个学科近几年在世界上发展得很快,我们不能步人后尘,要勇于创新,不仅要在基础理论研究上有所突破,就连研究方法也要创新。”

当时,国内外研究者主要是依靠阳离子来调变催化剂的活性与选择性的。万惠霖课题组选择独辟蹊径,研究一种新型阴离子(即氟离子)调变的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多个化学反应中展现出高效的催化性能。

经过持续多年的研究和验证,万惠霖带领课题组阐明了氟化物助催作用的本质,创新研制出一系列性能优良的含氟稀土(碱土)氧化物催化剂,为从天然气等低碳烷烃资源中制取乙烯和含氧有机化合物等产品开辟出全新方向。

强烈的创新意识使万惠霖的科研工作始终走在前沿。一生中,他与老师、同事合作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达600余篇,出版专著1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3项,以及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荣获中国催化成就奖。

永不懈怠的“三无”教授

谈及取得的科研硕果,万惠霖总是轻描淡写,“我只是一个比较肯学习的人,组织上交代的教学或是其他任务,我都很认真地去做。”

事实上,万惠霖扑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远比他描述的多。在同事及学生眼里,他是一名典型的“三无”教授,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在晚上十二点前休息过。只要不出差,不论是星期天或节假日,学院里的同事和学生经常能在实验楼看到他熟悉的身影。而他家书房的灯,午夜之后总还亮着。

在他的同事、迪拜皇宫_(中国)化学化工学院教授王野的眼中,万惠霖严于律己,对实验数据要求极为严格,最大的爱好是看文献。甚至在外地考察期间,他都备着一大包文献随时翻阅。

问他为何这样拼命?

“我觉得自己永远处在科学的起跑线上,要拼命地向前跑。”万惠霖曾说,作为一个从下乡青年走到今天的人,学习兴趣一直推动着他前进,做学问搞科研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幸福感。

在勤于科研的同时,万惠霖也投身于教学一线,长期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在学生印象中,他讲课深入浅出,条理清晰,重视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总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他们思维。

为了让年轻人有更多时间做研究,他肩负起学院、学校交给他的行政任务,曾任迪拜皇宫_(中国)化学化工学院院长、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其间承担了大量行政性、服务性工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迪拜皇宫_(中国)党委书记张荣说,万惠霖淡泊名利、励精图治,他崇高的科学精神和道德风范永远值得后辈学习和敬仰。

1994年万惠霖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会上作工作报告。

甘为人梯“催化”栋梁之才

万惠霖除了给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以身示范,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和准则。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老院士”,他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令万惠霖的学生龙瑞强记忆犹新的是,二十多年前,他与导师讨论课题时,万惠霖坦诚布公地告诉他,自己对实验装置的细节不懂,要他自己摸索或向别人学习。在龙瑞强看来,当时在他面前说话的万老师已是全国知名的“催化大师”,完全可以安排他去问别人,压根儿没有必要对一个毛头小伙如此谦虚。

万惠霖与课题组老师共同指导博士生科研。

龙瑞强在回忆文章《我的恩师万惠霖院士》中写到,“万老师这种谦虚和诚实的态度给我的一生都带来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以后的工作中,当我有不懂的问题而羞于开口时,万老师的一席话语总是浮现在眼前。”

“973”项目— “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是国内最重要的重大基础研究计划之一。彼时,万惠霖是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资历、年龄等各方面条件都符合,但他却坚决推荐小他21岁、初出茅庐的包信和教授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并在后面的工作中给予其鼎力支持,最终使项目高质量完成。

“先生那淡泊名利、提携后学的崇高品质和甘为人梯的宽广胸怀,让我时刻铭记在心。”如今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动情地回忆道。

万惠霖爱护学生,曾多次呼吁提高研究生的补贴,但他要求学生一定要有正直、诚实的做人准则,有能吃苦、愿奉献的精神,以及严谨求实的学习作风。

他总说,科学知识是不断更新的,而做人的道理可以受用一辈子。一生中,万惠霖培养和合作培养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约50名,其中许多已成为我国化学界的骨干力量。

(迪拜皇宫_(中国)供图)

(科技日报记者 符晓波 通讯员 曹京柱 欧阳桂莲)

【责任编辑:宣传部外宣】